- 敘述
-
詳情
- 產品特色:
青梅排毒!1顆20大卡助排宿便(引用至華人健康網)
青梅熱量低1顆約20大卡,含大量有機酸及礦物質,味道雖然酸酸的,
卻是屬於鹼性食物,具有平衡身體酸鹼值功能,不僅有助消化排除體內毒素,更能幫助排宿便預防便祕。
梅子是我國及日本特產,每年約清明節前後,是梅子的盛產期,一般多採收以青梅為主,
因為酸度高甜度低,通常是做醃漬梅用,也是輸往日本或曬乾供製造話梅的原料。
望梅止渴 吃青梅好處多 基本上,清明節前後採收的深綠色梅子適合製成脆梅,
果實變成淡綠色時適合做成紫蘇梅、話梅、茶梅及製作梅酒。
待梅子成熟到變成黃綠色,則可用來釀製梅醋或製作梅子果醬、果汁,
完全成熟變紅的梅子,就不適合做成加工品。
青梅果實含有豐富的檸檬酸、蘋果酸、維生素B1、B2、C、胡蘿蔔素,以及鈣、磷、鉀等礦物質;
近年研究發現,梅子具有增進食慾、改善體質、消除腹脹及暈車等食療效果。
青梅屬鹼性食品 ,促消化排宿便比酸梅多8倍有機酸!梅精DIY促肝細胞解毒又抗癌(引用至奇摩新聞)
加工後的梅子是具有多重好處的健康食品,
不只可以改善血液循環、促進腸胃蠕動、提升肝機能,還能提升免疫力,
預防感冒、癌症,解除尿道結石與痛風症狀。
除日常飲食可以多多攝取酸梅、梅酒、梅子果醬以外,梅精的有機酸含量比酸梅高出8倍以上,
還可促進肝細胞解毒、抑制癌細胞生長。- 青梅營養成分:
梅子含豐富抗老化有機酸,
生梅含氰化物需加工食用 梅子與其他水果一樣都含有均衡的維生素與礦物質,
除此之外也有高含量的β-胡蘿蔔素、維生素E和鉀,除此之外吃起來酸酸甜甜的梅子,更有豐富的抗老有機酸,
譬如檸檬酸、蘋果酸、琥珀酸、酒石酸、苦味酸、兒茶酸等,皆具有良好的消除疲勞效果與強力的殺菌功效。
其中梅子特有的木酚素,屬於多酚的一種,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,可抑制細胞老化,並預防各種生活習慣病。
但因未熟成的生梅所含氰化物有毒,再加上生梅的有機酸,酸性過於強烈會過度刺激腸胃,
所以攝取梅子時幾乎都是以酸梅、梅酒、梅子果醬等加工形式食用。
含酸梅8倍的有機酸,促肝細胞解毒、抑癌細胞生長的梅精 DIY 雖然梅子主要作為酸梅和梅酒食用,
但日本從江戶時代開始,就有將梅精使用在醫療上的紀錄。
梅精是將梅子所含的大量營養成分濃縮之後的膏狀物質,在重量相同的狀況下,
含有高出酸梅8倍含量的有機酸,在精製過程中,
還能產生能促進肝臟細胞解毒、抑制癌細胞生長的Mumefural成分。- 簡單在家就能DIY梅精的方法。
材料&用品 :
摸起來硬硬的青梅約2公斤、塑膠製磨泥器(金屬製會與梅子所含的酸起反應)、濾豆漿的過濾袋(或是細網格的洗衣袋)、玻璃或是瓷製的碗、砂鍋或瓷鍋、保存梅精的密封容器。步驟
1.將青梅仔細洗乾淨後擦乾水分,使用塑膠製磨泥器,將青梅連皮一起磨成小塊狀(也可以使用果汁機打,但要注意刀片不能是金屬製)。
2.將磨好的梅肉放入濾豆漿的過濾袋中,將梅汁擰出。
3.梅汁擰好後再置於砂鍋或瓷鍋中加熱,剛開始時使用中火,等到整個梅汁變熱以後,再轉成小火繼續加熱。
4.加熱過程中要仔細的撈掉浮在表面的黃色雜質,並偶爾使用木匙攪拌,等到梅汁慢慢煮乾,表面開始產生光澤,用木匙攪拌起來有些黏黏稠稠的,就可以停火裝瓶了。- 使用梅精的好處:
食用可整腸止暈提免疫,敷用可治濕疹、解痛風與痠痛
食用梅精可以防止下痢、便秘、暈車、頭暈,並解除食物中毒症狀、預防感冒及保養喉嚨。
如果覺得直接吃會太酸,則可以用水稀釋,或是搭配含糖優格食用。
另外,將梅精用10倍的水稀釋後塗抹於皮膚,可以有效殺菌,並能治療足癬及濕疹。
而將梅精塗於紗布上,則可以當作藥用貼布使用,發揮緩解頭痛、肩頸痠痛、腰痛、膝蓋痛等效果。 - 評論
-